您所在的位置: 首 页 > 科学养鸽 > 养鸽必读

详细介绍赛鸽育种的一些基本法

来源:归巢   发布时间:2015-09-02 10:54
要想养好鸽子,就得注意赛鸽过程中的每个环节,不管在哪个环节中出了差错,都会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在“种、育、养、训、赛”赛鸽运动五字体系中,“种”与“育”确实是重要基础和举足轻重的子系统,能否选择到优良鸽种,循科学而正确的方法育殖出优秀选手鸽,关系到人们能否拥有超级武器,在激烈对抗中一决雌雄。
既然“生儿育女是个技术活”,也就 必然涉及到了现代遗传学。
一、遗传学基础理论的系统扫盲与提升
1866年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论文,奠定了遗传学的理论基础,至今现代遗传学走过了三个时期 :细胞遗传学时期、微生物遗传学时期和分子遗传学时期。
期间,许多优秀的遗传学家对孟德尔所论述的“生物性状由遗传因子(后称“基因”)控制,在杂合体中,两个不同的等位基因往往只表现一个基因的性状,这个基因被称为显性基因,另一个基因则称为隐性基因”等观点作了验证并不断完善;肯定了基因有两个特点:一是能忠实地复制自己,以保持生物的基本特征,二是基因能“突变”。突变 绝大多数表现是导致疾病,另外的小部分为非致病性突变;明确了基因存在于染色体,染色体呈线性排列,是基因的载体;每个基因在染色体上都有自己特定的座位,基因序列观由此产生;1977年发展出“链终止测序法”,形成了现代 DNA常规测序技术,并研发出分析因组列的电脑芯片;通过现代基因技术,开始建立人类与动、植物的基因组图,针对基因片段,人为可控地进行修复和重组,用以预防和治疗疾病,改良和培育良种禽畜和农作物等等。
二、揭示制造冠军鸽子的方法——制造冠军从冠军开始
有两种制造冠军鸽(也作前卫鸽解,下同)的方案 :
1、运用现代基因技术制造冠军鸽子
① 选择优秀冠军鸽族,收集和建立家族基因组序,筛查冠军基因。
② 通过基因重组技术育殖出拥有冠军基因序列的后代,经由比赛验证,直到冠军基因的真正确认。
③ 通过基因重组技术克隆冠军。
这是遗传学家们对其他对象(例如玉米)成功运用的方法,而非虚构,但此法的昂贵性以及是否符合体育精神的必要考量,显示其在赛鸽领域暂缺实操性,尽管如此,这种方案的提出,却强化了运用基因理论指导赛鸽育种的启示。
2、常规的高几率制造冠军法
①(彻底抛开詹森、慕利门、“国血” 那些虚张声势的衔头)实实在在地选择冠军或冠军的平辈,交配其他冠军或冠军的平辈,后代作出冠军(假设F)几率最高。
② 冠军F,交配有血缘关系或无血缘关系的冠军或平辈(冠军的回交或杂交),继续冲冠。
③ 一旦黄金配对出现,无故不要更换配偶。
在此过程中,人们照例应该建立常规记录,内容是每只冠军父母鸽的羽色、眼砂和体型,尤其行为和表现等,以观察后代鸽能否出现相同、接近或相反的特征,作为验证是否克隆、重现或变异出冠军或劣质鸽子的数据。
当然,依据“配型法则”,交配前同样不能脱离父母亲鸽间在骨架、身型、眼砂和内在特性等的配型要求,尤其注重差异互补配,譬如长配短、胸宽配胸窄、干瘦配有肉、骨硬配(相对)骨软、无腰配有腰、快配稳等。
还需注意,基因在遗传中会因环境的变化而出现变异。故此,除了鸽种和配育外,养、训、赛(是否处于临赛状态)等都对结果产生影响,作为整体系统,人们需同时加以控制,尤其尽量重现当时冠军产生的环境、操作和状态。
依据和分析:
(1)理论:“基因能忠实地复制自己, 以保持生物的基本特征”——实际操作: 选取冠军或冠军的平辈作父母亲鸽,以 确保冠军基因的忠实复制(再现)。
(2)理论:杂交育殖“在杂合体中(直代),两个不同的等位基因往往只表现一个基因的性状”——追求结果:不同血统的冠军作出的后代无论出现显性或隐性性状,在未产生突变情况下,后代能够高比率重现父亲或母亲的冠军基因,即是:非此即彼,都是冠军基因。
(3)设定冠军的父亲为A基因组列,冠军的母亲是B基因组列,冠军本身为F基因组列,F继续交配冠军或冠军的平辈H,产生四种冠军基因组列的比率依然最大,即后代仍然有最大机会高比率出现冠军鸽。
(4)配对存在个体相融、相适性特点,冠军更多时通过亲鸽的特定而巧妙的组合而出现,故更换黄金配对极大可能打破冠军基因后代产生的最佳组合,出现完全不同的结果,“万能公”和“万能母”并非常态,甚至是个案。
可见,上述两种方案可谓“同源异法同归”:在赛鸽育殖中,必要的先决条件是选取优秀的冠军基因鸽,这是核心和重点。
鉴于基础的重要性,任何时候都容易演绎成“慢动作、慢镜头”而加以重放和重温,故换用养鸽人的语言重复上述三点育种法则:
第一,制造冠军鸽子由冠军鸽子开始。
第二,谨守冠军的重复再现性——不要轻易拆开黄金配对。
第三,配型原则——重视差异互补配。
“冠军的上代必有冠军”,说明“常规高几率冠军制造法”并非首创,无论真正学懂遗传学的“理论派”,还是全凭实践摸索出来的“经验派”,运用此法取得成功的先行者比比皆是,例如林波尔,用冠军或平辈与有血缘或无血缘关系的其它冠军的弟妹交配,是运用这种方法制造冠军的典范。
从对著名的(英国)罗拉鸽舍和乔斯.托内等诸多欧洲名家的介绍里可以看到,尽管他们不少人冠军的父母并非出于己棚,引进的却必是冠军或冠军的平辈,相互交配或交配自己的鸽子使之延续佳绩。
李梅龄当年从德国引进的千公里冠军和血统鸽,也是从冠军基因起步,以比赛为依托,反复检验并择优汰劣,培育出华夏闻名的“李鸟”。
有道是:“事莫明于有效,论莫定于有证”,以上中外前辈的成功事例实际不停地复述着某位先哲的名言 :真理的旅行,是不用入境证的。
 

已有0条评论,共0人参与

插入表情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