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距离赛鸽育种探讨有感
来源:归巢 发布时间:2014-06-10 11:23
看到中信网简历介绍,周延禧的影像顷刻间映入眼帘。我记得是1983年秋天,文化大革命结束后,我国鸽界举办的中国首届1000公里信鸽邀请赛,前10名信鸽汇集上海 评比最佳信鸽,有幸的是我家一羽瓦灰砂眼雄获得最佳信鸽榜首位荣誉。其实这羽信鸽就是周老前辈“京都灰”的血统,如果和现在短距离欧洲名家赛鸽比较起来 看,无论是外形还是眼砂、眼志结构,都与詹森老白眼这路鸽非常相似,内在基因就没法考证了。 最近看到不少报道,各地短距离春赛,归巢率低下,我思考许久,客观讲涉及种、养、训。那时候我们饲养地信鸽是一种自然状态,不像现在引进的鸽子都是用预苗 接种,在国外各种营养素、鸽药等长期维护其健康,基因中都留下不耐翔,疲劳宜病的祸根,搞得鸽友们难以确定好坏鸽,今天能飞个好赛绩,明年照常飞失。简便 的方法,送公棚赛筛选。种鸽自然状态下饲养育雏,在公棚同一锅饭菜,不存在什么台式手法,比式手段的,经过不断地纠错验证,能发现适应各种气候,善飞耐翔 全距离鸽。定棚,就用实践过后的信鸽作为家中主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