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 页 > 鸽界资讯 > 国内鸽界资讯

谜一样的“地鸽子”运动

来源:归巢   发布时间:2014-07-08 14:10

地鸽子是民间的一项体育项目,也是娱乐项目,它广泛流传于土家族民间。

一到傍晚,各种广场,各种街头,都可以看到锻炼身体,出来闲逛的人。就广场而言,十多个大爷轮流抽打着一个像陀螺一样的木型玩具,还发出嗡嗡的声音,引来不少围观的人。这个长得像陀螺那样的东西就是被当地称作——地鸽子。

地鸽子用竹子和木头组合而成,大部分是竹子,关键是上面雕着风门,用鞭子抽打它就会快速旋转,当风进入风门的时候,就产生嗡嗡的声音了,好像信鸽在鸣叫一样,所以当地的人民叫它地鸽子,所以这项活动又叫做打地鸽子。

只要有平坦的空地都可以打地鸽子,特别是广场上,这是最好的场地了。打地鸽可以多人玩也可以单人玩。多人玩就可以进行比赛了。这种比赛有各种各样的形式:比谁的地鸽旋转的时间长、比谁的地鸽发出的声音响、比谁的地鸽抛转的稳。从计时赛到对抗赛都行。不管什么方式,实际上都是在比较参赛者的体能和技术。地鸽子的制作材料并不复杂,在农村,每家每户都有,整个制作流程也不复杂,就算是小孩子也能制作,地鸽玩得就是这一份乐趣所在,这项活动能强身健体,而且它的参与性也特别强,这是一项非常有传承性的娱乐活动。

在明代,朱元璋带兵至此,便见到这陀螺活动,当时信鸽是用来军事情报的。聪明当地人将鸽哨和陀螺结合到了一起,因此而发明了地鸽子。到了清代,地鸽子活动就非常流行了,大量的人痴迷于地鸽子。

民国期间,玩地鸽子仍然盛行于民间,但被政府禁止。是何原因,当侵华日军入侵,由于地鸽子的声音像警报声,所以在一定程度上恐吓市民,各个地方政府就禁止了地鸽子的活动。

当新中国成立的时候,全国大力倡导全民运动。经济条件的限制,导致一些传统的民间活动得到了很好的提倡,所以地鸽子也就成了当时风靡一时的活动,在儿童中,它是最风靡的。很多学生上学的时候都在书包里放了一只地鸽子,每当下课,学生们都围在操场上,尽情的玩着地鸽子,男同学打,女同学看,玩得非常开心。有的时候,老师和同学就会组织一场信鸽的比赛,特别有趣。

自从改革后,国民经济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全民体育更火爆了。

自从人们不断的掀起体育运动,尤其是在农村,小镇,地鸽子那就更加风靡了,地鸽子已经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了。

已有0条评论,共0人参与

插入表情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