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 页 > 各地鸽舍 > 养鸽心得

八旬老人的爱鸽情结

来源:归巢   发布时间:2014-03-25 14:18
  詹森兄弟是一个传奇,但我想,书写这份传奇的不是詹森系在竞翔场上的成绩,而是作为鸽迷毕生的养鸽经历,这份爱好不因年龄而衰退,不因岁月而淡漠,不因任何打击和阻力而放弃,这便是詹森式传奇。今天我要讲述的是身边一位八旬鸽迷故事,虽然,他没有詹森辉煌的竞翔成就,但那份将鸽子作为毕生唯一的爱好,至死不渝不弃的精神,在我心里依然是个传奇。


他,便是王清桥老前辈。想见到他很容易,每周日的秦皇岛鸽市,那位最年长、习惯双手后背、步幅雍容悠闲者便是王老,这次拜访便是在鸽市约定的,当时我与之说明有时间专程拜访请教,王老十分好客万分爽快的答应了,两天后,在前往王老家路上的电话里,当王老得知我是带上相机且准备发到我爱信鸽网时,王老却语气羞涩起来,说现在因精力与住房条件限制,没有几羽鸽子,而且不是什么名鸽,担心遭人笑话,我当时肯定的告诉王老,没人笑话您,八旬多的高龄仍坚持养鸽并参赛,这是让人敬羡和尊重的。

到的时候好客的王老早已在楼下等候,本已戒烟多年还特意买来一盒香烟接待,正是傍晚,柔和的夕阳洒向那张满是皱纹却笑容可掬和蔼可亲善良的面孔上。


王老31年出生,究竟哪年养鸽连自己都不记得了,77岁的老伴补充说:“自打我们结婚时他就有鸽子,一直养到今天,得过好多奖状,这辈子就稀罕鸽子、”

据王老回忆,最初是观赏鸽,后来是信鸽,86年退休,正逢秦皇岛鸽会成立,说起那时王老边养鸽边协助鸽会集鸽、跟车、放飞时,王老话语里充满的幸福与成就感。多年的养鸽生涯,从年少养到成家,后因工作调动从老家唐山养到秦皇岛新家,平房院落鸽舍陪伴四十余载,直到前几年拆迁搬到楼房,彻底失去了建造鸽舍的场地,且年事已高,但仍旧在区区两平米没有窗户的下房里坚持着,虽只剩六羽爱鸽,但每年都选送两三羽幼鸽参加附近的公棚赛,凭借数十年积攒的选鸽经验在公棚连年高位入赏,10年新天地公棚决赛56名,11年春潮公棚决赛再获56名佳绩、

数十年的参赛经历,老人家曾多次获奖,那些见证荣誉的奖状早已因时光荏苒、家庭动迁而丢失,只剩下这张仅存的也是王老印象最深的01年500公里九名兼指定冠军的奖状。

然而,王老真正珍藏的却是这个古董级别的国家二级裁判员证:或许,这才是王老心底养鸽生涯分量最重的荣誉吧、


虽然年事已高,但聊起鸽子,王老会不由自主的表情严肃且滔滔不绝,我知道,这不是王老的专利,我们每位鸽迷谁不如此?若几位鸽友围坐,都会海聊整夜不觉疲惫!


在参赛早期,王老饲养的主要是台鸽、比利时及日本,王老最看重的是鸽子的骨架及内在素质,力量很重要,关于鸽眼配对,王老最倾向于鸡黄眼配蓝底砂眼、、、、、王老的养鸽历程里,究竟饲养过多少鸽子早已忘记,但曾经的那些不死必归、性格乖僻、那些曾立过汗马功劳的将士们王老都会记忆犹新,虽然,它们都一只只的离去了,但永远珍藏在王老的心里、并时不时回忆、在回忆里惋惜、、、、、

临别,王老告诉我:只要还能走得动,就一直养下去!还说;现在最大的心愿就是今后在公棚年年能进奖,最好能飞到100名之里。并希望公棚在饲养方面能再精心一些、、、、

在此,谨祝王老晚年幸福,安康!王老是我们草根鸽迷中的一员,但在我心里,王老就是一位值得尊重的传奇,将永远珍藏在我的博客里。


已有0条评论,共0人参与

插入表情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