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 页 > 鸽界资讯 > 国内鸽界资讯

将芯片植入信鸽,罕见活体机器鸟

来源:归巢   发布时间:2014-06-17 09:49

 青岛市黄岛区张戈庄社区的庄善举平时喜欢养鸽子,半个月前,他突然发现有只特殊的鸽子随着其它的鸽子一起飞到他家里。而这只特殊的鸽子脑袋上竟然植入了微电极芯片。昨日,记者联系山东科技大学机器人研究中心动物课题研究小组确认,这是他们研制的机器人鸟。目前,机器人鸟仍处于实验阶段,虽然可以完成简单的动作,但要在实际中应用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如何完成更多高难度指令。
半月前飞回一只家鸽
昨日上午,记者在庄善举家的平台看到,庄善举养了二十几只鸽子。庄善举说,半个月前,有两只鸽子跟着他家的鸽子飞了回来,腿上都带着环,他开始以为都是普通的信鸽,也没去管,以为没多久它们自己就飞走了。“后来,我发现这两只鸽子都留在这不走了,而其中一只鸽子在笼子里老是受其他鸽子的排挤,我就单独将它放在单间里,仔细一看脑袋上长了个粉红色的肉瘤,还把我吓了一跳。”庄善举说。
脑袋上顶着微电极芯片
“我后来仔细看发现,这只特殊的鸽子脑袋上长的不是肉瘤,而是被植入了一种类似于电脑芯片的东西。” 庄善举告诉记者,随后,他连忙将这只特殊的鸽子放飞,没想到三天后又飞回来了。“后来听别人说这只鸽子可能是搞科研发明的,我就把它放在笼子里好好地照顾它。”记者看到,这只头戴“皇冠”的鸽子腿部带有“CHN2008-15”的腿环,头顶上有一个粉红色的底座与脑袋紧紧相连,底座中则“埋”着几根细丝。“我想把这只信鸽还给它的主人。” 庄善举表示。
机器人鸟仍在实验阶段
昨日中午,记者与山科大机器人研究中心动物课题研究小组的一名研究人员取得联系,他在详细听取了记者的描述后,确认这只家鸽就是该研究中心研制的机器人鸟。“我们前段时间做实验,共放飞了4只机器人鸟,其中有2只外出一直未归,这应该是其中的1只。”该研究人员表示,这只机器人鸟背部有一个比较重要的元件可能在飞行中已经遗失,因此造成飞行偏离,无法回归指定位置。目前,机器人鸟仍处于实验阶段
2007年2月,全球首只机器人鸟在山东科技大学问世,此种“机器人鸟”是在家鸽脑中植入微电极、装上刺激发生器,原本四处飞翔的家鸽立即变成了受人控制的机器鸟,根据计算机发出的指令,完成起飞、盘旋、转向飞行等动作。

已有0条评论,共0人参与

插入表情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