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鸽为何没有飞翔耐力
来源:归巢 发布时间:2014-01-26 10:12选手鸽平时不能作舍外持久飞翔,就是决定竞翔成败重要关键。选手鸽平时训练的主要方法就是绕舍飞翔运动,如同部队每天清晨的早操、跑步、打拳、单杠、双杠等运动;期以奠定日后作战的体力与技巧。然而不论何种运动每天都要有固定的基本操练,以增进体力以赴沙埸所需。基于上述两个例子说明不能持久飞翔的赛鸽,在比赛中是无法争取到好成绩!本篇特别将选手鸽不能持久飞翔的症结与其有效补救之道,做一个概括的分析。
不准时的施放训练
通常选手鸽的舍外飞行可早晚两次,这种例行准则可随季节天候变化而更改时间;春天早晨大约于六点半放出,黄昏则在下午五点左右放出;夏天早晨越早放飞越好,晚时则越晚放飞越佳,其主要凭借是以太阳出落为准;秋冬两季就依春季施放为准。不论天热、天寒、下雨、刮风都得依时行事,绝不能因舍主个人因素去决定;因为一种可行之道是经过数百位甚至数千数万的养鸽同道所实验证明出来的理论。所以除了应有准时的施放外,也不能任意中断施放。
过度频繁的施放
过度频繁的放飞,容易养成鸽子在舍外逗留的坏习惯,东走走西晃晃,或啄食屋顶上杂物,更绝的是三五成群的到处乱栖电线、高楼、山壁、稻田等等。当牠们养成习惯以后,只要一出舍立即到牠们固定站报到,真会让鸽主为之气结,这是什么原因?主要是鸽子已经对飞翔起了厌倦感,加上吃不饱或吃太饱,总之就是鸽主管理不当所致。
最有趣的事就是当有一些投机饲鸽者,一天到晚就想拾取别人的鸽子为乐事,看到天空有一两羽「散鸽」,立即将舍内大小战神全部请出,期以迎合而归,才造成「常放」的事情发生。又有。些饲主一天到晚闲着无事,就想看鸽子飞行,心血来潮就放;换言之,只要您想成为优良的竞翔家就得收敛收敛。切记!鸽子一天最多不得施放三次以上为佳。
饱食后的放飞
让鸽子吃饱后放飞,是肯不智的行为了,就以我们人来说,当我们吃饱了,有谁曾激烈运动或跑个一千公尺?当然鸽子也不例外,当牠们吃饱后就会想找个安静的栖息处好好的休息。一 番。如果您在选手鸽吃饱后施放就失掉训练的机会!在牠们空腹之时,能大展身手好好的飞一下,等入舍后饲主又以丰盛餐点款待牠们,"牠们就会好好的饱食一顿,自然食欲也会大增,肌肉也一天天的发达,如此就能收多面之利;况且鸽子在空腹下飞行,对饲主来说当然是收放自如,只要您一敲开饭钟,这些选手鸽自能应声而入席,久而久之牠们的飞翔时间,就能由您全盘控制了。
过度飢饿的放飞
这里所谓的「过度飢饿」,是指鸽子经过一天以上的挨饿而言,太饿的鸽子体力、精神都不太理想,自然也就无法做持久耗费体力的飞行,这是必然的道理。
当饲主为了壮大自己的鸽群队伍在空中翔翔,将舍内的病鸽、累鸽、老种鸽一一放出,加入飞行,结果这些或老或病的鸽子,因对飞翔欲减低,飞不到一两圈便下降休息,其他正规的选手鸽自然而然也会跟着下降休息。整个鸽群的飞翔欲也会因为这几羽鸽子的加入,而摧毁了全部的训练时间。
为了加强舍内选手鸽的飞行欲,饲主应将牠们分开施放,先将选手鸽放出约半小时后,再放那些老弱残兵;如此一方面能增加选手鸽的运动时间,二来使这些残兵残将,亦能有适当的活动增进健康,或等选手鸽飞回入舍后,再放这些老鸽亦可。
结语
综合上述五个问题而言,完完全全是人为因素所造成,相信有良好经验的养鸽先进,都不至于发生这种情况,唯有初学者不明其所以然,才会造成这种弊端发生。一个鸽舍是否能成名,完全决定于舍主的管理训练是否得当,而不是寄托在铭血;血统固然重要,没有好的管理和训练亦是枉然!「三分鸽子、六分能力、一分运气」,往往有些已成名的竞翔家,大吹法螺,说其血统多纯,如何好如何耐翔,其实成名的因素完全是因他个人管理得当使然,再加上几分鸽子的实力而已!养鸽同好们,绝不能信其表面而忽略内在的管理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