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远信鸽公棚雾天放飞归巢近八成
来源:归巢 发布时间:2014-10-24 09:51
华远信鸽公棚继10月6日晚上集鸽,10月7日开笼放飞,与河南和平公棚、信力公棚三驾并驱,在河南信鸽公棚首批放完八十公里收费站训放之后,又于10月15日进行了一百二十公里训放。10月21日下午集鸽,10月22日上午10点50分在河南驻马店开笼放飞,率先打响了河南信鸽秋赛公棚比赛第一枪,成功举办了该公棚200公里第一关赛事。 本次河南省协会委派洛阳市信鸽协会副主席吴玉林作为裁判长,带领洛阳市协会五名裁判员,黄宏源、金建锋、杨广军、金宝峰,省委派裁判杜年华、崔振浩等七名裁判联合执裁。 本次集鸽上笼4811羽,截至晚上18点归巢3766羽,归巢率78.28%。 说到这次比赛,不能不提到它的艰难与惊心动魄。10月18日前后,全国大面积有阴雨雾霾天气,多家公棚或赛事或训放中,拉到司放地再原车拉回公棚的比比皆是。加上河南近两三天都是阴雨连绵,按照早几天的中央气象台天气预报,20日至26日是多云或者晴天,华远公棚为抓住时机,于16日发出公告,决定在20日集鸽,21日放飞,举办200公里第一关赛事。 结果19日夜里开始下雨至20日,气象台又预报21日为多云转晴,22日之26日为多云或晴天。华远公棚决定21日集鸽,22日放飞。 谁知道,老天很会捉弄人,不但一般百姓掌握不住,就是中央气象台也被捉弄得迷三倒四,摸不住大小头。前面预报着,后边变着,作为黄金季节的赛鸽人,特别是公棚老板怎能不着急呢? 难就难在比赛不像训放,训放一切由自己公棚做主,而且比赛不但要琢磨天气,决定放飞时间,同时还要报请省协会委派裁判,而且裁判都要从几十公里或者数百公里以外组织和派遣。 21日从早上到下午2点都是雾茫茫的,预报说是多云,可几乎看不见蓝天,几乎不见太阳谁敢集鸽呢?时间已经确定,裁判已经到来,下午6、7点钟,中央气象台又预报河南乃至北方大部地区都是大雾或霾。敢不敢集鸽,知心朋友、教练和心爱的妻子都好心地劝说许建军总经理,三思后行不要集鸽,再推迟一天。 可许建军总经理是这样想的,他就想利用这些恶劣天气来检验一下自己鸽子的实力,是骡子是马拉出去遛遛才能显出本色。 早6点多钟至10点多钟,公棚周边能见度时而有几十米,时而有几百米,公路上行走的汽车开着大灯也是缓慢行驶,几乎和人走路差不多。据司放人员回来讲,驻马店到公棚一路能见度都很低。 8点50分,许建军总经理电话告知裁判长开笼了,驻马店那边雾气已消散,露出了太阳。可根据地公棚周边的能见度那么差,在公棚观看鸽子归巢的鸽友无不为这么恶劣的天气捏着一把汗。 按照常规200公里,8点50分开笼,11点半钟应该见到鸽子,可11点半钟没有见到鸽子。公棚教练、工作人员以及所有在公棚的鸽友们无不把心提到了嗓子眼上,偌大的公棚沉默了。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了,好像此时的时钟比平时走得特别慢,就在11点52分,首先由两羽鸽子带队,紧接着就是十多羽几十羽的接连不断的一群一群地归巢。虽然太阳还没有露脸,但鸽友们脸上却都露出了笑容,一阵阵的笑声,一阵阵进奖的欢呼声,顿时整个公棚沸腾了,打破了沉寂,打破了鸽友们的闷闷不乐。截至晚上归巢3766羽,归巢率达到78.28%,依然非常乐观。 追溯华远公棚这四年的比赛放飞,今天的放飞绝不是总经理许建军盲目的逞能。这是许总经理对自己鸽子实力的充分信任;这是四年来作为公棚总经理和十八岁就开始训赛鸽子以及担任荥阳市信鸽协会会长多年,几十年的经验总结和智慧积淀。这不是吹牛皮,这不是讲天书,人光会说能话不算,得能做出别人办不成的事那才是真能。 下面从华远公棚2012年、2013年三关赛的归巢情况看,大家就不难看出这次比赛是偶然性还是必然性。 附华远公棚2012年和2013年的归巢数据: 2012年在八十公里收费后,近3000羽鸽子在一百二十公里只丢了60多羽,第一关一百八十公里剔去个别未交费鸽子外,上笼2889羽,归巢2668羽,归巢率92.35%。 第二关二百八十公里,上笼2668羽,第一天归巢2500多羽,截至第三天归巢2600羽,仅丢掉几十羽鸽子,归巢率97.53%。 第三关四百九十多公里,上笼2602羽,第一天归巢1794羽,归巢率达到69%之多。截至第二天归巢2119羽,归巢率达到81.43%。 2013年,第一关一百八十公里,上笼4510羽,比去年2889羽增加了1621羽,增加比例占56.11%,归巢4381羽,归巢率97.14%。 第二关二百八十公里,上笼4381羽,比去年2668羽增加了1713羽,增加比例64.21%,归巢3779羽,归巢率86.26%。 第三关四百九十二公里,上笼3779羽,比去年2602羽增加了1177羽,增加比例45.23%,归巢2841羽,归巢率75.18%。 第四关加站赛五百三十公里,上笼2341羽,当日归巢1689羽,归巢率72.15%。 下面是昨天晚上集鸽和今天鸽子归巢的一些画面: ![]()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