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 页 > 各地鸽舍 > 鸽舍新闻

信鸽竞飞翩然归、主人抚摸笑颜开(图)

来源:归巢   发布时间:2014-03-20 01:19
萍乡退伍军人王涛爱好养鸽,在多次比赛中获奖

■记者李桂明 文/图

  王涛是萍乡人,早年当兵时与鸽子结下了不解之缘。复员后,他又养起了信鸽(也称赛鸽),并在多次比赛中获奖。今年12月上旬,在当地举行的信鸽大赛中,王涛的信鸽再次获得佳绩。日前,记者走近王涛,了解到了他养鸽背后的有趣故事。



                       王涛和他的“战将”



                         鸽子出生时戴上的足环

  鸽事

  乳鸽出生8天就戴足环

  王涛今年37岁,是江西中煤科技集团的企业干部。1995年,他到福建当兵,那时,他和所在中队的后勤班长盛永良都喜欢鸽子。1996年底,两人各拿出100元买了几对种鸽,开始养鸽子。第二年,经过繁殖后,鸽子达到上百羽。这些鸽子在营区的上空飞翔,给战士们增添了不少乐趣,也获得了上级的肯定和赞扬。2000年,王涛复员还乡,参加工作后,他又养起了信鸽,并一直居住在萍乡市西环路一幢居民楼的7楼。

  29日,记者在王涛家的楼顶看到,这里搭建了两间高约2米的鸽舍,面积约60平方米,共养了80余羽信鸽。据悉,鸽子分肉鸽、观赏鸽和信鸽三大品种。王涛介绍,肉鸽和观赏鸽体型庞大肥壮,方向辨别能力差,且不能远翔,而信鸽却不同,它们能长距离、长时间飞翔,最大的特点是有卓越的定向归巢能力。不管从多远放飞,它们都能回到自己的鸽舍。在战争年代,信鸽用于送信、传递情报等,在和平年代,信鸽比赛是奥林匹克的正规比赛项目之一。

  王涛随手抓起一只信鸽介绍,每只信鸽腿上都有一个足环,上面有不同的编号,登记了这只信鸽的重要信息,也是信鸽的终身标志。记者发现,信鸽腿上的足环比戒指还小,成年信鸽的腿根本就戴不上。对此,王涛解释,乳鸽出生6~8天时,主人就会给它戴上足环,长大后足环就再也脱不掉了。

  鸽缘

  “英雄母亲”送给有缘人

  “信鸽是讲缘分的,没有缘分,再优秀的信鸽也无法为你拿奖。”王涛说。

  2008年,”王涛在花鸟市场淘到一只雌性信鸽,比赛证书、足环均在。他为信鸽取名“小雨点”,回家后借给了当地一侯姓鸽友培育繁殖。通过交配,“小雨点”生蛋孵出了不少乳鸽,随着乳鸽渐渐长大,这些争气的儿女先后在4次500公里的比赛中获奖。功成名就后,侯先生把这位“英雄母亲”送回王涛身边。王涛对“小雨点”期望很高,但“小雨点”却不肯与其他雄性信鸽交配。他感觉“小雨点”与自己没有缘分,便干脆送给了侯先生。“小雨点”在侯先生的培育下,后来又生了不少英雄儿女,并在多次比赛中屡建奇功,为侯先生带来了很多奖杯和数万元奖金。

  去年,侯先生出于感激,将“小雨点”的一名孩子——拿过冠军的“小石板”送给了王涛。王涛说,“小石板”战功显赫,曾有人出8000元想买下它,但都被侯先生谢绝了。

  鸽赛

  每小时能飞80公里以上

  萍乡有信鸽协会和赛鸽俱乐部,每年都会组织信鸽比赛,比赛空距通常是300公里、400公里和500公里,参赛的信鸽少则几百,多则上千。信鸽比赛前会进行登记,裁判还会在信鸽的翅膀上盖上暗印。随后,组织机构便会将所有赛鸽连夜运往几百公里外的放飞地,次日天亮后放飞,之后运鸽车立即返程。信鸽的飞行速度每小时在80公里以上,放飞后通常会朝家的方向直线飞行,所以比赛时经常会出现运鸽车还在返程路上,鸽子却早已飞回家了的情况。

  王涛说,现在的信鸽多数采用的是电子足环,而且鸽笼上安装了电子扫描金属踏板,鸽子飞回家后,只要双脚落在鸽笼的电子扫描板上,信鸽名称、鸽主姓名、飞行距离等信息,便会立即传输到比赛组织机构的电脑平台上。

  信鸽拿了奖当然开心,但也有郁闷的时候。在一次400公里的比赛中,王涛的一只信鸽早早飞回家里,但它却在鸽笼外边晃悠,一直没踏在电子扫描板上,导致一直无法将到家的信息传输到电脑平台上,最后,该信鸽只排在第四名。

  鸽趣

  养鸽要懂很多知识和技巧

  17年来,王涛的信鸽先后获得了500公里、400公里和300公里的前三名,还获得过更多的高位名次。王涛表示,每次获奖都有一定的奖金,足够用来养育几十羽信鸽。养鸽能陶冶情操,可谓是乐在其中,也能掌握很多的知识,包括遗传学、卫生保健学、空气动力学、气象学等。

  王涛说,身材粗硕的信鸽擅长飞平原,因为它们更具爆发力,身形修长、个子较小的信鸽擅长飞山区,信鸽的体型与比赛时的风向、地区地貌都很大的关系,掌握得好,取得的成绩就好。各行各业,都要掌握深厚的知识和熟练的技巧,只有如此,成功的概率才会更高。

来源:( 大江网-信息日报 )

编辑:( 兆明 )

已有0条评论,共0人参与

插入表情

相关阅读